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姜婉怡):近日,2025年首届华东健康科普大赛传来捷报,南昌大学杨小荣团队凭借作品《小小肾上腺,为何让血压“坐上过山车”?》荣获优秀奖,为学校在健康科普领域再添亮眼成绩!

华东健康科普大赛是由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联合山东省、江西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共同主办的一项赛事。大赛旨在提升公众健康素养,促进健康知识的普及,并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医护人员和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科普创作热情。
南昌大学高度重视此次赛事,积极组织校内医学、人文等多学科背景师生,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专家协同合作。团队成员杨小荣(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王福崇(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姜婉怡及余思斯(南昌大学焕奎书院学生),围绕“肾上腺与血压异常”这一既专业又与大众健康密切相关的主题,深入挖掘医学知识,将复杂的肾上腺疾病引发血压波动的机制,转化为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科普内容。创作过程中,团队反复打磨,结合临床案例与科普传播特点,力求让晦涩的医学原理“接地气”,便于公众理解和接受。
《小小肾上腺,为何让血压“坐上过山车”?》聚焦肾上腺在血压调节中的关键作用,以形象化的比喻、清晰的逻辑阐释,揭秘肾上腺疾病如何引发血压异常波动,帮助公众识别健康风险、提升疾病认知。作品在大赛评审中,凭借内容的科学性、传播的通俗性,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优秀奖。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南昌大学师生科普创作能力的肯定,更彰显了学校在医教融合、健康科普实践中的积极探索。南昌大学始终致力于培养兼具专业知识与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师生将学术研究与社会需求结合,通过健康科普等形式服务大众。此次跨单位、跨学科协同参赛,正是学校推动医学知识普及、践行社会服务使命的生动体现。
未来,南昌大学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持续深耕健康科普领域,整合校内医学、人文、传播等多学科资源,打造更多高质量健康科普作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同时,进一步完善医教协同科普机制,让更多师生参与到健康科普事业中,为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南昌大学力量,让科学健康知识真正走进大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