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首页 | 江西新闻网 | 江西微博 | 大江APP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西湖区以项目大建设培育经济新动能
2025-02-10 09:41:02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王恬  作者:宋思嘉
字体:  
新闻热线:0791-86847426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宋思嘉)2月5日,42个重大重点项目在南昌市西湖区联动开工,总投资达25.9亿元,其中产业项目27个,总投资20.79亿元,涵盖教育医疗、数字经济、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

  位于南昌市中心地带、仅有第三产业的西湖区,创新改革发展理念,延续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8亿元的良好势头,以项目大建设培育经济新动能,塑造未来新优势,“满弓紧弦”助力经济开门红。

  “西湖区变营商为暖商的理念是我们决定落户的重要因素。”项目联动开工现场,国坤能源城市新能源物联网平台建设项目负责人饶辉说,“我们计划建设2025座换电站,投入智能换电电池17万组、新国标换电车15万辆,通过构建智能化能源补给网络,助力完善城市智慧交通体系,探索新能源服务创新模式。”

  项目引得进,还要落得下、育得好。去年,西湖区聚焦经营主体急难愁盼问题,拨付扶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6911.63万元;打造普惠金融服务中心、首贷续贷中心和普惠金融服务站,创新推出“街区贷”“养老集群贷”等信贷产品,累计发放“财园信贷通”贷款1.2亿元,以真金白银提振市场信心。数据显示,该区新增各类经营主体1.91万家,现有区本级经营主体超10.7万家;完成“个转企”87户、“企升规”138家。

  “手机电脑上一屏展现,足不出户,减轻了‘人工扫楼’的负担。”眼下,新入驻西湖区双联时代广场的南昌联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经营红火,公司工作人员张梅梅直言得益于西湖区为辖区企业打造的全省首个楼宇经济数字平台,不仅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上楼、上云”,还实现企业服务供需“一站式”受理、“精准化”提供。

  去年以来,西湖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活力持续激发。现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236家,全年数字经济营业收入约126亿元;导入网红IP资源,对区内餐饮、家电、汽车、养老等传统商业进行再赋能,举办“网上年货节”“洪品好物节”等网上促销活动,网络零售额预计全年完成90亿元。

  “我们在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和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观看舞龙舞狮、皮影戏、采茶戏、滚灯舞等非遗表演,在南昌感受到了非遗传承的精彩和网红城市的魅力。”带着全家来南昌过年的广州游客黄伟告诉记者。

  近年来,涵盖了南昌60%左右文旅资源的西湖区,积极招引一批紧跟时代和科技潮流的新型文旅项目,拓展“文旅+”内涵,变文旅“流量”为经济“增量”,做好做优“广场升旗”“玛雅戏水节”“赣江烟花表演”等特色文旅活动,创新打造“华侨城热气球体验”“音乐节”等新消费场景;持续擦亮“光影八一灯光秀”“万寿宫国潮表演”等热门活动品牌。去年,西湖区接待游客超3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50亿元。

新闻热线:0791-86847426 投稿邮箱:ncxw2018@163.com
      
  相关新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电子报

  • 复旦、武大等近60所...

  • 一起凤凰沟一起赏樱...

  • 雇农机就像“滴滴打...

  • 6000名跑者花海竞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