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徐文、记者王琴红、实习生敖雨欣报道:在过去的一周中,太阳超长时间“待机运作”,炎炎暑气席卷而来,幸好有雷阵雨天气“上班轮岗”,高温略有缓解,但令南昌市民高兴不起来的是,从明日起酷热将卷土重来。据南昌市气象台预报,7月20~28日,南昌将进入新一轮的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可飙升至39℃。难挨的“桑拿天”里,市民是如何避暑的?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蒸笼”下的南昌人喜欢在家门口的图书馆、桥下、“上山下水”,用最经济实惠的方式,寻找着自己的清凉世界。
“共享空调”模式成为避暑首选项
“最近南昌特别热,又是放暑假,家里小孩子多真的坐不住。”对于南昌天气,市民张丽霞感触颇多,她告诉记者,她们一家人从东湖区赶来江西省图书馆,就是让孩子们在舒适清凉的环境中读书学习。
走进江西省图书馆,消除了一身的暑气,夹杂着书香味的清风让人很快平静下来,孩子们安静地待在儿童阅览室看书,几个家长或是拿出电脑工作,或是辅导孩子功课,二、三楼尽是些年轻的面庞为自己的未来斗志昂扬。
“我们每天会对出风口进行测温,确保空调正常运转,为市民们提供一个凉爽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江西省图书馆物业管家贺佳说。
经测量,省图书馆室内温度为25℃,而中午12点图书馆外露天平台测量得出温度达到47℃,室内外温差达到12℃。
“人老了,哪里都不想走,就愿意去家附近的商场、地铁站坐坐,几个老邻居聊聊天,一天也过得飞快。”市民涂大爷今年80多岁了,在商场还是能时常看到他的“闺蜜团”。
走访中,记者深刻感受到,“蹭空调”避暑是南昌市民的首选,不仅是图书馆,商场、地铁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咖啡馆等“共享空调”的地方,都有市民的身影。
“老南昌”纳凉地标尽显悠闲时光
跳马、飞象、架炮……在八一桥下,江风不时吹过,几个大爷摇着蒲扇,捏着棋子,在简易搭建的桌子上你来我往,在楚河汉界上“厮杀较量”。
“我们就住在附近,天气热就喜欢来这边下下棋、聊聊天。”市民吴景煌告诉记者,桥洞是周边居民的避暑胜地,晚上还有很多人来跳舞、散步。
根据测量,下午5点左右,在室外温度将近43℃时,桥洞底下温度为30℃,伴随着清风,并不觉得酷暑难耐。
和桥洞不同,美丽的江景、宽阔的场地、各色的人群,都给这个夏日避暑胜地涂上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傍晚,秋水广场旁边的高楼就投下倒影,在沙滩边吹吹江风,玩玩江水,是很多老南昌人抹不掉的记忆。”市民梅强感慨道。
“上山下水”周边游乐享清凉一夏
“最近天气炎热,开空调久了总觉得难受,就想来到大自然感受一下,梅岭就是我第一个想到的地方。”市民文慧说,“上山下水”,是夏日遛娃的最佳选择。
走访调查中,很多市民向记者分享了他们的避暑“秘诀”,梅岭是提到最多的一个地方。作为南昌人的“后花园”,梅岭是否避暑其实也有很多争论。梅岭到底哪里凉快?和市区温差到底有多大?
“由于溪水和瀑布温度只有十几度,游客所能感受到的温度可能会更低。”南昌梅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外宣联络部经理熊智龙告诉记者,神龙潭是一个山涧区域,森林覆盖率高,除了中午一小段时间,其他时间没有阳光直射。同时,景区内有一个神龙潭瀑布,一条溪流贯穿其中,所以很多游客前来打卡,在溪水里纳凉。
溪水潺潺,银瀑飞溅,层峦叠嶂……记者实地测量,神龙潭温度为25℃。
据悉,今年6月份神龙潭累计接待了近1万人,7月份半个月已经接待了6000余人。
五颜六色的帐篷沿路而上,野餐布上各色的食物被交换分享,简易矮桌上冰镇的饮料冒着气泡……在梅岭高路入云端观景台露营地上,迎着微风,俯瞰南昌的夜景,算是夏日不可错过的景观。
南昌湾里管理局洗药湖管理处党政办科员朱文洁告诉记者,每年夏季,就会有很多市民游客结伴前来游玩露营,经统计,每日车流量最多能达到500余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