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王琴红报道:5月12日10时50分左右,退役军人邓亮的生命永远定格在36岁。当天,他的家人在南昌市红十字会的见证下,将他的一对眼角膜、遗体无偿捐献给了爱尔眼科医院、南昌医学院,完成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心愿。

邓亮,是南昌市经开区乐化镇江桥村人,1985年出生,2001年入伍,2006年退伍,服役5年,是一名退役军人。“一个半月前,他身体出现异样,不想起床,不想吃饭,但不痛也不痒,持续一周后去医院检查诊断是脑胶质瘤,医生说没得救。”据邓亮的表哥熊焕右介绍,邓亮平常身体非常硬朗,没有想到会得重病,家人在得知病情后,起初是隐瞒,直到病情恶化,才将实情告诉了他。

“如果遗体捐献能为医学事业做贡献,能为别人延续生命,只要有用就全捐”,意识到自己生命时日不长,邓亮便提出将器官、遗体捐献的想法,并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同意。

“得病那么痛苦,从来没有哼过声。”在熊焕右印象中,邓亮性格直爽、话少,内心坚强,喜欢帮助别人。家人在处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经常通过支付宝转账捐赠。“他关注了很多需要帮助的群体和个人,坚持在做公益,系统自动扣款,虽然钱不多。”

“他说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报父母的恩,孩子没有带大。”熊焕右说,邓亮生活非常坎坷,早在6年前离婚,育有两个儿子,父母身体也不好,一个患有糖尿病,一个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即便生活如此艰难,他依然乐观向上,尽心尽力当好家里的顶梁柱。

据悉,经前期医院评估,邓亮不符合捐献器官的要求,将捐献眼角膜和遗体。当天,邓亮的妹妹邓春丽含泪签署了遗体捐献执行书,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接受双眼角膜和遗体的单位将按规定用于临床移植、医学教学,完成邓亮的最后意愿。南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经开区社发局前往现场慰问邓亮家属。
邓亮从军时保家卫国,参加工作时勤恳敬业,去世后捐献遗体;生活艰辛坎坷,但始终向阳而生,这样的一生足以让人感受到平凡人所能够抵达的伟大。向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