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为助力文化和旅游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该厅出台《关于有效应对疫情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纾困解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据了解,《若干措施》涵盖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增强金融支持力度、支持文旅企业拓展业务等方面内容15条帮扶措施。为缓解企业困难、提振从业者信心、助力文化和旅游业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降成本”缓解文旅企业资金紧张
延续实施旅行社暂退质保金;
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增值税加计抵减;
减免房屋租金;
缓缴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
【解读】《若干措施》提出了一系列帮助我省文旅中小企业降低成本的措施,如延续实施旅行社暂退质保金、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部分社会保险费率、提高中小企业稳岗返还比例、增值税加计抵减、减免服务业中小微文旅企业房租、对旅游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基本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政策等。
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降成本”5条措施涵盖了减税降费、稳岗返还、房租减免等多个方面,通过政策叠加形成合力,将有效纾解文旅企业资金压力,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文旅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加强惠企融资支持;
鼓励在赣金融机构创新服务;
支持文旅企业拓展融资渠道。鼓励文旅企业通过私募基金投资、挂牌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
【解读】针对文化和旅游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不足问题,《若干措施》加强金融政策的精准“滴灌”,提出要不断补充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做大做强“文旅贷”,降低门槛,鼓励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通过“文旅贷”融资。对文旅中小微企业保持较低担保和再担保费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担保费率不超过1%。
此外,《若干措施》还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文旅企业特性特点创新专属信贷产品和服务,对中小微文旅企业合理增加有效信贷供给,引导金融机构对重点文旅经营主体加大信贷投入,鼓励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拓展私募基金投资、挂牌上市、发行债券等多元化渠道融资。
搭建大型会展平台助力开拓市场
支持文旅企业参与政府采购;
支持文旅企业参与重大活动接待服务。
【解读】在当前出入境旅游尚未恢复、跨省旅游时被“熔断”的影响下,江西旅游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缺少收入来源。《若干措施》回应业界期盼,支持旅行社承接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等组织的工会、会展、学习教育、研学等活动。
同时,我省各级文旅部门还将搭建文旅企业与大型节事会展活动的对接平台,建立定向对接机制。支持文旅企业借助世界VR大会、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展会、展览、赛事、论坛、节庆、演艺等活动,针对商务游客、粉丝观众、参展商等不同群体开发高品质会展旅游产品、个性化定制旅游服务等,为疫情影响下的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拓市场、稳经营提供支持。
文旅消费券推动省内游本地游
开展“百城百夜”文旅消费促进活动;
推广中国银联“红火计划”;
鼓励各地发放文旅消费券。
【解读】《若干措施》提出,将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规定的前提下,安全有序推动“本地人游本地、周边人游周边、江西人游江西”活动,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发放文旅消费券,引导广大游客消费。
据了解,我省各级文旅部门将适时开展“百城百夜”文旅消费季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白天+黑夜”“惠民+利企”相结合,以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模式促进文旅消费。同时还将推动国家级、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内小微企业纳入中国银联“红火计划”支持范围,对企业银联二维码交易产生的手续费,按照一定比例予以返还和特惠商户折扣。
打造“政策工具包”让福利真落地
加快全省重点项目建设进程;
开展“政策宣讲月”活动。
【解读】该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省文旅厅已建立重点文旅企业项目帮扶机制,筛选全省重点文旅项目,实行机关干部“一对一”挂点帮扶,帮助协调处理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积极推动项目落地。加快推进“一部手机游江西”“长江中游三省文旅消费一卡通”等重点文旅项目的提升和建设进程,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市场整体活力。
其间,该厅还将进一步梳理国家和省出台的普惠性纾困惠企政策中涉及文旅企业的支持政策,形成“政策工具包”,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宣传推介,推动政策有效抵达并惠及更多文旅企业。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李巧 实习生张文琪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