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昌讯 李运辉、刘星、信息日报/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谢文报道:2020年9月,南昌市成功获批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对照试点城市要求,南昌市政协委员、市少儿体校副校长、市体育中心副主任姜泳认为,南昌市应加强老城区体育训练综合馆建设,开发体育消费市场潜力。他建议打造南昌市体育运动学校综合体和八一体育中心综合体,合理利用各种用房、用地,出台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设施建设开发,建设“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公园体育化”。
近年来,南昌市民参与体育健身消费的需求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网球等运动,但南昌市现有运动场馆基本集中在国体中心、奥体中心两大新城区板块,老城区综合训练场馆十分有限。
针对南昌老城区没有综合健身馆问题,姜泳建议,充分利用目前南昌市体育运动学校场地,重新规划建设南昌市体育运动学校综合训练体,通过开放训练通道,给市民提供一个更好的全民健身场所。依托八一体育场的场馆资源,通过场馆功能升级和户外环境改造,对周围区域进行规划整合,吸纳和融合运动项目,打造成适合举办赛事和市民日常健身的体育综合体,为广大市民提供家庭“一站式”体育健身服务。
同时,姜泳建议政府出台资金扶持政策,尽快将体育产业纳入产业扶持范围,制订相应的项目补助、贷款贴息、税收优惠扶持政策。同时,探索一条政府有效购买体育公共服务,与体育产业经营者共同合作、利益共享的模式道路。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利用工业厂房、商业用房、仓储用房等既有建筑及屋顶、地下室等空间建设改造成体育场所。合理利用公园绿地、市政用地等建设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场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并依法按约定享受相应权益。
姜泳建议,通过着力构建社区15分钟健身圈,每个街道(乡镇)至少建设1处公益性篮球场或羽毛球场,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多样的足球场地,提倡学校与社会共建共享足球场地,进一步完善体育健身设施,合理利用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广场、拆迁改造地块及空置场地建设体育健身设施,逐步实现“公园体育化”,满足城市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实际需要。